近年来,郭步宁为职工谋利益、办实事,关心职工生活,对生病和有困难的职工做好慰问工作。
焦炭在经历了5-6月的连环涨之后,焦化利润居高不下,受高利润驱使,焦化厂开工整体维持高位,对焦煤的需求有好转,煤企出货有增加,价格在6月中上旬集中上涨20-30元/吨后,目前整体趋稳运行,现济宁地区气精煤出矿含税750-780元/吨,低硫1/3焦煤出矿含税挂牌1050元/吨左右,实际成交有优惠。5、6月份下游焦炭市场实现六连涨,累计涨幅300元/吨,焦炭价格持续上涨,焦企利润不断高企,对焦煤的采购积极性提高,其中山东、山西、内蒙、陕西等地地方煤矿精煤价格普涨20-30元/吨,涨后山东济宁地区气精煤出矿含税750元/吨,吕梁地区主焦煤S2.0出矿含税820元/吨,陕西延安地区气精煤出矿含税710元/吨。
端午节到了,本周以来全国焦煤市场整体趋稳,局部地区价格继续零星小涨,涨幅在20-30元/吨。综合来看,预计进入7月份后进口蒙古焦煤价格大概率向下。但第六轮价格提涨落地后,焦炭价格继续提涨有难度即将面临触顶,但也不具备大幅下行的基础,一方面是各地焦化去产能政策,供应端略偏紧,另一方面是钢厂高开工率下,焦炭刚需稳定且支撑较强。其他方面,进入6月份后,甘其毛都通关车辆恢复至去年合理水平,达到650辆/日,随着通过数量的不断增加,口岸煤炭供应趋向于宽松,另据了解6月底蒙古将完成总统大选,大选结束后,蒙古矿方有意将出矿煤价由63美金/吨降至57美金/吨。焦企从19日起开始陆续推涨第六轮50元/吨,北方钢厂高炉仍维持较高开工水平,且库存仍不理想,采购积极性不减,截至24日河北唐山、邯郸地区已有部分钢厂接受提涨;南方钢厂由于库存充裕,多按需采购为主,对提涨抵触情绪较高。
截至发稿,唐山钢坯出厂价格为3320元/吨,较上周同期价格涨20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61%,较上年同期价格降260元/吨,同比降幅为7.26%从本轮焦炭的反弹来看,焦炭一共反弹了5轮,累计上涨250元/吨。智能化建设不再只是企业的自主行为。
国家煤监局也将信息化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将相关规范列入2020年煤炭行业标准编制计划。今年5月,山西省能源局、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山西煤监局等8家单位联合印发《山西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实施意见》,提出以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为引领,以智能装备和大数据为手段,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以产业政策支持为保障,以效率变革和生产方式变革为目标,推动智能化技术与煤炭产业融合发展。今年2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标志着煤矿智能化建设上升为一项国家层面的重点工作。它可能实现煤炭工业的最终目标,也就是完全替代人工,实现煤炭开采的无人化。
以前是以煤炭企业和装备厂商自主推进为主,而今已进入国家和地方多层面同步推进的新阶段。煤矿智能化是煤炭行业两化融合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主要对减员增效做出了要求。
政府可以对有条件进行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地区、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中煤集团规划,2020年和2021年分别各建12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指导意见》发布前,一些部委和省份已开始推动建设智能化煤矿,《指导意见》的出台让煤矿智能化建设进入有政府参与顶层设计的新阶段,形成了整体推进的新格局。由于国外大型矿山多以露天开采为主,很多井工煤矿也在逐步关闭退出,因此相比之下,我国井工煤矿在智能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在国际上数一数二。
然而,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尚不均衡,虽然落后产能煤矿被大量淘汰关闭,矿井平均规模大幅提升,但是最先进的煤矿和最落后的煤矿差距仍然很大,各个煤矿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也相差甚远。一把手认识理念的重要性由此凸显。煤炭工业这么多年的努力方向一直是节省人的体力和脑力,逐渐用机器替代人工,识别、分析、决策和解决问题的主体也将从人变为机器,因此煤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必然的变革过程。在企业层面,王丹识建议,先做好管理咨询,梳理清楚企业现有问题和业务流程再做下一步规划。
同时,了解并能熟练操作智能化装备的人才短缺问题也很突出。2019年初,国家煤监局正式公布《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用于引导更多煤炭企业、科研机构以及机器人制造企业尽快在煤矿机器人研发技术中有所突破,把煤炭工人从恶劣环境和危险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推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
如果只有某个环节实现智能化,在各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下,整体的装备效能就会被限制,以致无法充分发挥作用。此外,上马了新设备不代表就能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技术整体协同,才能让智能化建设成果真正发挥作用。
与之相匹配、需要同步提升的是企业人员的素质。山东能源集团去年以来累计投入智慧矿山建设资金48.6亿元,建成自动化、智能化工作面70个,减少采掘一线用工6967人,原煤全员劳动效率提高9.6%。这两年的趋势是煤矿之间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不断拉大。现在煤矿的一些岗位已经不需要人了,但是整个庞大的生产系统全部打通尚需时日。今年上半年,在应急管理部和一直将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作为立部之本的工信部的联合指导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牵头煤炭工业互联网建设工作,联合多家研究单位和知名IT企业开展启动国家级平台建设。已形成国家和地方多层面同步推进格局目前,煤炭行业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
此外,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了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将在大型矿井综合掘进机器人复杂地质条件煤矿辅助运输机器人面向冲击地压矿井防冲钻孔机器人3个方向各部署1个定向项目,安排国拨经费支持研发。此外,山东要求,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大型矿井、冲击地压矿井等必须率先实现智能化。
王丹识回应说,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的装备大多来自不同厂商,数据接口难以完全开放,也给装备集成带来了挑战,造成信息孤岛、信息烟囱等现象。领导不重视或不了解的情况,事情推进起来就有困难。
我们建议和煤炭行业开展合作的IT企业开发一些操作尽可能方便简单、符合煤矿场景习惯和客户体验的软件。一把手先要对智能化认识到位,并且具备相关基础知识、掌握基础情况。
而管理跟不上恰恰是煤炭行业发展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短板,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维护、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仍然存在。同一个设备或系统在管理水平高的地方能发挥最大效用,在管理水平不高的地方就只能成为摆设。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化分会秘书长王丹识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煤矿智能化是煤矿四化的高级阶段,也是煤矿开采经历了纯人工、机械化、信息化后,再由现阶段继续发展下去的必然方向。大力推动智能化建设的煤矿,多为行业中的领先企业或者企业中条件最好的煤矿,更多煤矿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多方面存在短板。
据悉,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正在呼吁业内企业培养相应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建立专家团队,聘请技术顾问帮助企业做顶层设计。目前,几家智能化建设水平较高企业的领导都非常重视这件事,理解也很到位,建设效果就很好。
如河南省2019年9月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形式印发《河南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这是首个省级政府层面推进煤矿智能化的政策文件。兖矿集团已编制智能矿山三年建设规划,计划投资40亿元高标准建成20个智能采煤和15个智能掘进工作面。
陕煤集团今年计划建设20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新建21套快速掘进系统与之相匹配、需要同步提升的是企业人员的素质。
如果只有某个环节实现智能化,在各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下,整体的装备效能就会被限制,以致无法充分发挥作用。据悉,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正在呼吁业内企业培养相应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建立专家团队,聘请技术顾问帮助企业做顶层设计。不仅如此,煤矿智能化强调技术装备的进步,业内呼吁的两化融合的核心要义则是技术与管理水平的同步提升。今年上半年,在应急管理部和一直将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作为立部之本的工信部的联合指导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牵头煤炭工业互联网建设工作,联合多家研究单位和知名IT企业开展启动国家级平台建设。
2015年,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就提出把国内第一批建设智能化工作面的企业之一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作为全国煤矿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的试点示范单位。已形成国家和地方多层面同步推进格局目前,煤炭行业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
国家煤监局也将信息化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将相关规范列入2020年煤炭行业标准编制计划。然而,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尚不均衡,虽然落后产能煤矿被大量淘汰关闭,矿井平均规模大幅提升,但是最先进的煤矿和最落后的煤矿差距仍然很大,各个煤矿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也相差甚远。
我们建议和煤炭行业开展合作的IT企业开发一些操作尽可能方便简单、符合煤矿场景习惯和客户体验的软件。现在煤矿的一些岗位已经不需要人了,但是整个庞大的生产系统全部打通尚需时日。